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详细

眨眼、歪嘴可能不是坏习惯,警惕儿童抽动障碍

发布时间:2013-10-25 00:00 本文来源: 宣传科

7岁的小豪半年前开始出现眨眼,妈妈以为是结膜炎,到眼科开了药,效果不好。后来发现不止眨眼,还有耸鼻、歪嘴动作,妈妈以为是小动作、坏习惯,批评他当时可以控制一下,但是过后反而更严重。有时还会“哼哼哼”地清嗓子,妈妈有以为他是咽喉炎,到医院儿科检查咽部和血常规都正常。最后经幼儿园老师介绍,到博爱医院儿童心理行为专科看,医生诊断为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也叫抽动症,是一种无目的、不自主的突发、快速、非节律性、刻板的重复性肌肉运动和片刻性发声的精神障碍。和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遇到各种心理因素,以及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能引起紧张、焦虑情绪都可能诱发抽动症状家庭教育不良管教过严,过于挑剔苛刻,学校及家长要求超过了实际水平均可造成孩子的紧张与焦虑进而导致抽动障碍。

原来小豪的妈妈对他要求很严格,让他参加了很多兴趣班,学不好时妈妈焦急得批评甚至打骂他。而小豪很敏感,每次被妈妈批评就很难过,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变得越来越紧张,心里的想法都不敢告诉妈妈。爸爸妈妈平时很忙,没时间陪孩子玩,平时除了上幼儿园和学兴趣班,回家就是看电视和电脑。妈妈发现,看电视电脑越多,他抽动越明显;户外活动多些,开心轻松的活动多些,抽动会少些。

医生建议小豪做生物反馈和药物治疗,每周和小豪做一次沙盘游戏治疗,而且给小豪妈妈开了一张行为处方。除了行为处方的内容,医生还建议妈妈尽量多陪开心的孩子玩,多和孩子沟通,减少看电视电脑的时间;选择小豪喜欢的兴趣班,开心的学,不勉强;爸爸参与和孩子互动游戏和日常生活的安排,让父亲的粗放和男子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豪的症状消失了。医生提醒小豪妈妈:若有诱因存在,抽动障碍是很容易复发的。建议她坚持按照行为处方的要求做,预防复发。

抽动障碍小知识:

抽动障碍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三种。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tics)或一过性抽动障碍,常3岁后起病47岁最为常见。是最为常见且较轻的一型,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运动抽动首发部位常为面部某肌群首发于面部五官的交替抽动如挤眼皱眉、撅嘴、龇牙、咬唇摆头引颈、耸肩等。以上症状此消彼现,并渐向上肢或下肢发展,少数表现为简单的发声抽动,如清嗓、咳嗽吼叫、嗤鼻、发出”“的哼哼声,开始时声小而不被注意。抽动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紧张不安情绪烦躁或不佳或患躯体症状加重入睡后症状消失部分患儿症状固定于某一部位,持续12个月,有些患儿抽动部位变化不定交替出现一天发作多次,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本型症状较轻,治疗效果较好,有部分病例症状自行缓解。患儿有敏感羞怯不合群、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可伴有遗尿夜惊或口吃。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是指临床表现符合抽动障碍的一般特征可以有简单运动性抽动和复杂的运动抽动,或仅仅出现发声抽动,而且症状累及广泛除面部、颈项、肩部肌群外常累及上下肢、躯干,症状发生频繁,并且持久,往往超过1年。有少数仅表现为单纯慢性发声抽动任何一次抽动不超过3组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在病程中交替出现抽动的频度可能每天发生,也可以断续出现但发作的间歇期不会超过2个月。本类型症状重对患儿学习、生活影响较大,大多在此阶段要求诊治。但治疗反应较前类型差且不易完全控制。

Tourette综合征: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常表现为面部肌肉轻微抽动开始渐渐波及颈、肩上下肢躯干可形成多部位复杂抽动有的病例抽动及突然冲动性动作同时存在而表现为奇特的姿势动作如踢腿、下蹲弯腰走路旋转不可克制地冲动性触摸物体及他人或拍打、刺戳动作;严重者有自伤行为,如咬破唇、拔牙戳眼、戳鼻等动作。又是类似强迫冲动障碍的症状。发声抽动与运动抽动同时存在,可为简单性或复杂性发声,表现为单音喊叫如动物一样的叫声无意义字句或为重复刻板的秽语和模仿言语出现秽语者已占患儿的10%。症状大多表现频繁,强度大,对患儿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约有半数患儿伴有活动过度注意短暂任性冲动学习困难和其他形式的情绪紊乱。

                                                  儿保科  何淑华

抽动障碍的行为处方: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眨眼、歪嘴可能不是坏习惯,警惕儿童抽动障碍
预约挂号 来院路线 医院专家 人才招聘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