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别让蚊子“叮”上你!有效防蚊,这几件事很关键→
基孔肯雅热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属于蚊媒传染病,可防可治可控
关键要做好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夏天如何科学驱蚊防蚊?
往下看,一起了解↓
专家介绍,蚊子只能看到眼前10米左右的距离,它头顶上的两个化学感受器,能帮蚊子感受周边二氧化碳的浓度。爱出汗、新陈代谢快、汗腺发达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被蚊子咬。
“招蚊体质”有啥特点?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说明你很容易招蚊子↓
01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人群
蚊子更喜欢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有一部分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会比较容易招蚊子。
02
运动后人群或较胖人群
运动后,新陈代谢快,皮肤汗液中乳酸、尿酸浓度大,同时,氨的排放量增加。此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会升高,更受蚊子“青睐”,较胖的人群也容易因此“中招”。
03
皮肤表面菌群二氧化碳浓度高人群
有些人皮肤表面有纤毛菌、放线菌或葡萄球菌,这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吸引蚊子。
04
饮酒后人群
夏日炎炎,不少人喜欢喝点啤酒或白酒,皮肤会因此分泌更多的二氧化碳,容易招蚊子。
05
孕妇
孕妇的新陈代谢比正常人多21%,体温也会高0.5~0.7℃,更容易招蚊子。
06
穿深色衣服的人群
蚊子喜欢深色,身着红色、黑色等颜色较深的衣服时,容易吸引蚊子。
07
遗传因素
“招蚊体质”也有遗传因素,爱招蚊子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家人是否有相同的烦恼。
蚊子种类有很多,不同蚊子的活跃时间有差异。
白纹伊蚊体黑而有白纹,俗称“花蚊子”或“黑蚊子”,其白天吸血,吸血高峰为6~8点和17~19点。
库蚊主要在夜间活动,尤其是在19~23点和凌晨2~4点最为活跃。
按蚊在傍晚后到黎明前的时间段内最为活跃,尤其是在气温较高且有月光的夜晚。
此外,降雨后积水增多,蚊子有了更多的繁殖场所,数量也会增多。
夏日炎炎,如何防蚊驱蚊?
这几件事要做好!
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
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滋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通过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换水,能有效减少蚊虫滋生。
- 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加盖严密,养花晒水和空调水的收集容器要加盖或定期清理。
- 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防止蚊虫滋生。
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需要注意的是,纱门纱窗与蚊帐的网眼要足够小,防止蚊虫进入。
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居室内,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如何有效止痒?
专家介绍,被蚊虫叮咬后,可使用清凉软膏或花露水止痒。出现严重瘙痒或起大包的人群,可以口服或局部擦涂抗过敏药物止痒。
被蚊子叮咬后,千万别乱挠。在蚊子包上掐“井”字或“十”字止痒并不科学,只是用疼痛感代替了瘙痒感,指甲里的细菌还有可能引发感染。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