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公告新闻动态详细

上厕所后多看一眼!关注肾发出的“求救信号”

发布时间:2025-10-31 07:53 本文来源: 肾内科
健康的肾
就像家里筛面粉的细箩
该留的好蛋白一个不丢
废物统统筛出去

可万一肾小球
这张“过滤网”破了洞
不该漏出去的大分子蛋白质
就会悄悄溜进尿液

蛋白尿
它不像疼痛那样直接
却可能预示着肾脏
乃至全身的健康危机
图片

图片
尿蛋白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尿里有蛋白”: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尿液主要成分是水、代谢废物和少量无机盐。蛋白质,特别是分子量较大的白蛋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理应被身体牢牢留住。


肾脏就像身体里的一个“精密筛子”(肾小球),这个筛子的网眼非常细小。健康时,它只允许水和废物通过,形成尿液;而蛋白质这类“大个子”则会被拦住,保留在血液中。当这个“筛子”因为各种原因受损,网眼变大时,蛋白质就会漏到尿液里,这就形成了蛋白尿


所以,蛋白尿的本质是肾脏滤过功能受损的标志。

图片


图片
为什么会有蛋白尿?

发现蛋白尿先别慌,它不一定代表得了重病。蛋白尿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

01

生理性蛋白尿

(一过性,通常无害)

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在诱因去除后就会消失。常见于:

· 剧烈运动后

· 发烧、感冒期间
· 情绪高度紧张或压力过大
· 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
· 寒冷或高温刺激
· 青少年在直立姿势时可能出现(直立性蛋白尿),躺下后消失

图片

02

病理性蛋白尿

(持续性,需要警惕)

这是由于肾脏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持续性蛋白尿,是疾病的表现。

肾脏本身疾病(最常见):

· 肾小球肾炎: 肾脏“筛子”本身发炎、受损。
· 肾病综合征: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肿、低蛋白血症。
· 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血管和滤过系统,是导致尿毒症的首要原因。
· 高血压肾损害: 长期高血压会冲击并损伤肾脏。

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肾脏: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 感染: 如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
· 药物或毒素损伤: 某些止痛药、抗生素或重金属可能损害肾脏。

图片

图片
如何发现蛋白尿?

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


早期或轻度的蛋白尿可能毫无症状。当蛋白尿严重时,可能会出现:

泡沫尿:

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密、不易消散的小泡沫,像啤酒或洗衣粉水。这是最直观的警示信号。


身体浮肿:
由于血液中蛋白质丢失,水分从血管渗到组织间隙,导致眼睑、面部、双腿浮肿,且晨起时尤为明显。

乏力、易疲倦:
营养物质流失所致。

图片


医学检查(更精确)


尿常规:

最常用、最基础的筛查方法。报告单上的“PRO”、“尿蛋白”后面的“+”号就代表阳性,加号越多通常提示尿蛋白含量越高。



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这是更精确的评估方法,能准确测量一天内流失的蛋白总量,用于诊断和监测病情。

图片

图片
发现蛋白尿怎么办?

切勿恐慌,但务必重视

首先回忆是否有生理性诱因。如果没有,或蛋白尿持续存在,下一步就是去看医生。

找对科室

首选肾内科。医生会结合您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如血压、肾功能、血糖等)进行综合判断。

图片


积极配合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做更详细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如抽血查肾功能、自身抗体,或甚至进行肾穿刺活检。


治疗核心:对因治疗

如果是糖尿病引起的,核心是控制血糖。

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核心是平稳降压。
如果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能需要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无论病因如何,医生通常都会开具一类叫做“ACEI/ARB”(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的降压药,它们即使在血压正常时也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

图片


图片
生活上如何管理?

合理饮食

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减轻肾脏负担,但不是完全不吃蛋白,应选择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

控制三高

严格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

避免劳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慎用药物

避免滥用止痛药、抗生素等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切勿听信偏方。

定期复查

蛋白尿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

图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上厕所后多看一眼!关注肾发出的“求救信号”
预约挂号 来院路线 医院专家 人才招聘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