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公告新闻动态详细

一吃肉就呕吐,14岁男孩10年没吃肉……真相竟跟心理有关!

发布时间:2025-09-11 07:49 本文来源: 心理科
“吃乃人生最高境界”
这句话可真是每个吃货的心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吃货已经不是贬义词
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而对于像小编这种优质的吃货
最爱的当然就是肉啦
图片

要是不能吃肉
世界会崩塌
根本不敢想象
可偏偏就有一个男孩
4岁起一吃肉就吐
长达十年无法吃肉



十年不知肉味


小维(化名)从4岁起,一吃肉就会呕吐,导致其十年间无法食用肉类。


14岁时,他突然出现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的症状,被收治于中山市博爱医院神经内科。经诊断,考虑为长期不吃肉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进而引发了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在补充维生素B12及营养支持后,小维的身体症状迅速好转。


然而,根本问题依然存在:只要小维仍无法吃肉,营养缺乏和疾病复发风险就很高。住院期间的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因此高度怀疑是心理原因所致。遂于20257邀请心理科医生梁志聪会诊。

图片



4岁后对吃肉抗拒


梁医生调查发现新线索:小维在幼儿园小班时能吃肉,但在4岁一次食用皮蛋瘦肉粥呕吐后,便再也不能吃肉。这进一步支持了心因性抗拒吃肉的假设。


梁医生向小维及其母亲解释道:这种情况类似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如,有人因吃到鸡腿里的蟑螂而终生抗拒鸡腿。因此,我们的治疗核心是重塑对肉类的感官体验

图片

他进一步阐述病因:“4岁幼儿对疾病认知不足,一次呕吐可能被无限放大为死亡恐惧,形成创伤性排斥,将肉类与痛苦等同。我们需要穿越4岁,用他能理解的方式(通过不同类型的意象疗法)澄清事实,缓解其恐惧,解开这个心结。后续治疗将重现其4岁时的感受,并以意象方式持续回应,实现跨越时空的保护性治疗。


梁医生计划用荣格的症状意象化理论,先把小维的症状变成6种意象,再重塑病态的意象成好的意象,进行暗示治疗。

图片

意象重塑暗示法一

沙盘重塑

治疗随即展开,先采用暗示法(一)沙盘重塑——


梁医生引导小维闭目回忆4岁那次食用皮蛋瘦肉粥后呕吐的痛苦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具象化为一个世界。小维用黑色线条勾勒出群山环绕的景象(见图示),并表达:在里面我会感到孤独。


梁医生介入,用红笔在此意象世界中添加元素:一条穿越群山的公路,路中央设有一个驿站。他解释道:下方行驶的货车将未加工的原始肉类运出驿站;上方行驶的货车则将转化后的完美肉类运入驿站。这一设计象征着对这一概念的安全转化过程。


小维把这个过程在沙盘里实现。一开始是自己在群山里中的帐篷里。

图片


之后改造成货车和驿站。

图片

意象重塑暗示法二

身体画重塑

小维画出呕吐的自己 我在房间里呕吐,房间外面有包装好的肉和拆了包装的肉

图片


梁医生引导小维沿着黄色箭头划线20分钟,象征性地将当下“不兼容的肉释放出去。他解释道:“‘不兼容的肉并非指变质的肉,而是指人在特定生理状态(如晕车呕吐时)下食用肉类,即使肉本身干净,也必然引发呕吐反应。

图片

意象重塑暗示法三

房树人重塑

小维绘制了一幅房树人图画。画面中,树干上宽下窄,房屋也是上宽下窄,人物正准备远离屋子。

图片


基于此,梁医生指导小维沿指定箭头方向划线(每条线划20分钟),进行三项暗示:

1使树干变得下粗上细(象征根基稳固)。

2让房屋的底层变得坚实有力。

3引导人物回归房屋

图片


次日,梁医生重复使用了上述三种意象重塑方法。治疗结束后,小维再次尝试牛肉干,味道截然不同!他惊喜地表示:这肉非常美味!是我10年来从未体验过的美妙肉味。小维父亲深感震惊,提到过去强迫小维吃肉均遭强烈抗拒,如今他却欣然接受。


自此,小维开始每日都能食用肉类了!然后,却还有遗留问题与新发现:小维仍对炒肉的气味产生强烈呕吐感,目前仅能接受肉干,此现象令人困惑。


梁医生思考:为何牛肉干变得美味,而炒牛肉仍引发不适?他提出假设:小维可能残留了对特定口感的不良联想。4岁引发呕吐的皮蛋瘦肉粥具有滑腻口感,若将肉类处理得干爽,或许能避开这种负面触发点。

图片


验证假设与脱敏方案为验证此假设,梁医生将炒肉用微波炉加热50秒使其变干,再让小维尝试。小维觉得非常好吃,几乎没有任何不适。父亲见状喜出望外:有希望了!


梁医生据此制定了脱敏治疗方案:引导小维逐步适应肉类从干到滑的口感变化。具体方法为:每3天减少一次微波炉烘干的秒数,循序渐进,直至小维能完全适应并享用普通炒肉。


意象重塑暗示法四

动物重塑

小维嗅到炒肉味后满面通红,强烈恶心。医生引导他将呕吐感想象成动物并画出来。小维将其画为一只只吃水果的猴子,这猴子厌恶肉味,警告他别吃肉。

图片


医生让小维与猴子对话:

医生问猴子是否愿像父母一样健康吃肉,猴子说愿意。小维感谢猴子因自身痛苦而过度保护他远离肉类。


医生告知猴子:

大地之母已被感动,清洗了他们的消化系统,未来两周会自然恢复对肉的食欲,猴子无需再保护或操心小维。


猴子表示可能尝试吃肉,医生强调猴子无需强迫自己尝试,恢复会自动发生。


小维拥抱猴子,医生鼓励猴子用保护小维的力量去做有个性的自己,双方无需再互相担忧。猴子同意。


医生指出猴子为保护小维,在其消化系统留下能量球。现在小维不再需要保护,便将能量球从咽部取出,放回猴子心脏。小维感到喉咙轻松,猴子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力量,能去往理想空间做自己。


治疗后,小维再闻炒肉味,未面红呕吐,能舔一下,难受感减半。


意象重塑暗示法五

康复符号重塑

小维首先绘制了包含自身人形轮廓及消化系统器官的图示。随后,梁医生引导他进行一项象征性操作:用双手包裹图示中的橙色区域,并逐渐向内握紧,直至覆盖并紧握住黄色标记的目标器官。这一动作象征着吸收美味能量。小维需持续进行该动作15分钟。

图片


可是完成后,小维舔炒肉就更想呕吐......


意象重塑暗示法六

高视觉化故事重塑

梁医生将以上技法失败归因于一个阻食精灵,它代表潜意识对美味的抵抗。于是用意象重塑暗示(六)高视觉化故事重塑。梁医生说了一个故事——

图片


一个4岁孩子原本能吃肉,却被一个严酷的精灵盯上。精灵自诩法官,只要孩子被大人怀疑想吃不该吃的东西(如零食),即使只是想想,精灵就跳入其喉咙捣乱,令肉类变得难吃并引发呕吐,以此强迫孩子绝对服从。

图片


孩子愤怒质问,精灵却宣称只要80亿大人中有1人怀疑你,我就惩罚你。孩子彻底觉醒,驳斥其荒谬,怒吼:我不是!你冤枉我!我不接受!并奋力将精灵从喉咙里吐了出来,喊道:我吐的是你,不是肉!

图片


被吐出的精灵哀叹失去控制权,求孩子别霸凌它。孩子指出精灵比蚊子更可恶(造成终身伤害而非短暂不适),并决心消灭这个造谣、冤枉、乱施惩罚的存在。如同免疫力消灭病菌,当孩子变得强大,这荒谬的精灵便自动消失了,孩子从此能正常吃肉。


梁医生再让小维做“美味能量获得”15分钟训练。这次小维竟然可以吞下一小块炒肉,果然“坏精灵”的影响已经除掉了。


经过12次应用6种意象重塑暗示疗法,小维已经能够每天直接吃炒肉、烤鸡翅、烤肠等肉类,不需要微波炉做烤干处理长达10年的肉类禁忌,终被心理治疗所打破,小维再也不会因无法吃肉而面临营养失调的风险。

图片

器质还是心因


小维说心理治疗对他生命有极大意义,因为过去家庭及同学聚餐时,没法吃肉而总是自己走开独坐一桌,严重影响人际和感情,而从今以后,可以一起吃饭了。


这则案例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在内外儿科难以查明病因的躯体症状,有望在心理科获得治愈。


过去,面对各种疑难症状(如无法进食特定食物、咳嗽、腹痛、呕吐、恶心、腹泻、头晕、头痛、目眩、畏寒发热、乏力、身体紧绷、麻木、心悸、呼吸困难、瘫痪、失明、失聪等),诊疗思路常局限于寻找器质性病变(如将拒肉归咎于消化系统问题)。随着医学发展,医生们发现存在一类新情况:患者虽表现出明显躯体症状,经全面检查却未发现明确器质性病因。这类问题被识别为心因性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分离转换性障碍(旧称癔症)等。


如果病症在充分检查之下没有发现器质问题,可以到心理科进一步评估判断。

图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一吃肉就呕吐,14岁男孩10年没吃肉……真相竟跟心理有关!
预约挂号 来院路线 医院专家 人才招聘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