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 心理科

您的位置: 心理科 科室动态详细

4岁女孩只要醒着就要坐小马桶,一穿裤子就哭闹……这些情况家长需留意

发布时间:2023-12-19 07:51 本文来源: 心理科
别以为孩子小
别以为他们一派天真
其实小小孩的心理
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情绪

而这些情绪
会通过一些异常表现出来
如果孩子检查没有身体异常
要考虑是不是心理问题

4岁女孩只要醒着就要坐小马桶
一穿裤子就哭闹
到底怎么回事呢

医生的追根索源

近日,中山市博爱医院心理科谢斌华医生会诊一个正在儿科住院的4岁6个月的女童小花(化名),女童得了很奇怪的症状,是医学上罕见的情况。

5天前小花在学校尿频、尿急,一直反复说“尿尿跟老师说”,老师叫家长接回家。小花回到家后只要醒着就一直坐马桶,一离开马桶就说要尿尿,就一定要坐回马桶,爸爸只有带着尿盆代替马桶,小花才能走动,却只能一直不穿裤子而光着屁股。这一情况让家长感到很奇怪,于是家长马上带小花住院检查,却没发现任何身体的异常。

谢医生问诊后,发现了小花因为担心尿在裤子上,就不愿穿裤子了,于是下体一直完全裸露。还发现小花只能坐在爸爸随身带的尿盆上,如果要离开尿盆,就问“尿在椅子上也可以吗?”。得到爸爸同意的回答之后,就光着屁股坐在椅子上玩玩具。

谢医生追根索源,找到了线索:5天前小花在小区玩,急尿要尿尿,姐姐叫她不要在这里尿,小花忍不住还是在草坪上尿了,就被人责骂了,从此就得了奇症。谢医生认为是心理受惊吓的症状,转诊给对儿童恐惧症有丰富成功治愈经验的梁志聪医生做心理治疗。

医生的妙想救人

梁志聪医生拿到了接力棒,先让小花画了画。画中的女孩面部太多点点,可以感觉到小花觉得自己的“面子”有非常多的攻击,导致“颜面扫地”,所以“无面见人”,所以对自己排尿的行为扭曲地苛刻,所以总是要坐马桶以保证自己是“完美的好孩子”。

所以梁医生设计了暗示治疗,只要让小花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好孩子,恢复了“面子”,就可以离开马桶了。

梁医生用2张纸叠了12个格,让小花画12次当时在草坪尿尿被指责的情况。

小花画前6张的时候,梁医生在旁一直重复说:“不要骂我,我不接受,我好受伤。”
小花画后6张的时候,梁医生在旁一直重复说:“我做得足够好,我是好孩子,不能骂我。”

事后小花的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
4天后,梁医生见小花没有主动复诊,就电话给小花母亲,请来继续治疗。梁医生对自己的设计非常有信心,如果小花没有改善,说明小花做这个训练的时长不足够,第二次治疗时,得把训练时间加到2倍以上。

《穿裤子的世界》

小花第二次复诊。梁医生继续用2张纸叠了12个格,让小花画12次当时在草坪尿尿被指责的情况。


梁医生之后用2张纸叠了12个格,让小花画12次自己脱裤子在周围走来走去的样子。画到后6格,小花画的东西都走题了,画了太阳、棒棒糖等不相关的。


梁医生最后让小花在沙盘中自由玩耍30分钟,告诉小花母亲每5分钟要提醒小花一次:“这是一个《穿裤子的世界》,人穿裤子、女孩穿裤子、动物穿裤子、花穿裤子、草穿裤子、太阳穿裤子、风穿裤子、空气穿裤子、水穿裤子、大地穿裤子、光穿裤子、电穿裤子,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都穿裤子”


小花母亲答应了,就每5分钟重复梁医生设计的语言。

做完《穿裤子的世界》暗示训练后,梁医生让小花现在穿上裤子,小花竟然第一次愿意把裤子提起来,穿上了90%的高度,也不脱下了,并且可以持续这样上街。
爸爸妈妈感到很惊喜,终于有救了。于是约定明天继续心理治疗。

但是第二天小花却没有来治疗。
梁医生电话给小花家里,妈妈说:“小花已经完全好了。所以不需要再来治疗了。”

到此,梁志聪医生和谢斌华医生的双星合作下,神速治愈了一例4岁女童一直脱裤的心理奇症。

“儿童恐惧障碍”是正常的吗?

不是。

特发于儿童期的恐惧性焦虑障碍是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出现的特定的异常恐惧情绪,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出现回避、退缩行为,患儿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正常恐惧的例子是很多儿童幼时不敢睡觉,对黑暗感到一定程度的不安或恐惧,但可通过语言安抚、房间内点小夜灯等方式,使患儿不安或恐惧尽快适应。

但恐惧性焦虑障碍患者则适应起来困难,难以通过语言安抚缓解恐惧,拒绝单独睡一个房间甚至拒绝睡眠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干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导致了明显的痛苦,限制了指向目标的必要活动时恐惧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是一种病态性恐惧。

儿童期恐惧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病率为 2%~5%。常见恐惧动物、黑暗、血液、害怕受伤等恐惧情形。一般在7岁前发病。


为什么患上“儿童恐惧障碍”

恐惧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与生俱来的先天素质以及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后天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影响;恐惧是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的,学习经验是儿童恐惧发生的开始。


促发因素:儿童经受创伤性事件(如遭受到动物攻击),在特定情景的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目睹其他人创伤性反应或表现出的恐惧、害怕,不恰当的信息传播(如父母反复强调某些动物的危险),均为促发诱因。

进入信息时代后,各种恐惧性信息(如故事书籍、电子游戏、碟片等)进入到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恐怖性影片更是常常使用高科技手段来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以激起人的应激心理反应,从而使得儿童对某些特定情形或物体产生异常恐惧。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过分害怕特定物体或特定情境,并出现回避行为。儿童常见的恐惧对象主要有动物、血液、注射、损伤、黑暗或密闭场所;常见恐惧的自然环境现象,如雷电、风暴等,根据恐惧对象和儿童个性特点,所引起的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各异。(本案是害怕尿湿)


儿童经常因此问题而就诊于内科或儿科。(本案就在儿科住院)

父母认为患儿对恐惧对象过分关注,出现回避行为后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本案的影响就是要一直坐尿盆,一直脱裤)

面临所恐惧对象时患儿表现情绪过分焦虑,如果患儿被迫去面对所恐惧对象则感到非常紧张,异常恐惧,努力回避。(本案要坐在椅子上都紧张会不会尿湿椅子)

有时出现“灾难性反应”,感到威胁已经到来,极度恐惧,并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心跳加速或过缓、面色煞白、多汗、小便不能自主控制。出现这种情况患儿第一反应是想方设法迅速逃离,远离恐惧对象。儿童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害怕是过分的、不合理的,而是表现为焦虑、不停哭闹、发脾气、惊呆或紧紧拖住他人,有时表现为表情恐惧、全身发抖。(本案对家人要她穿上裤子的要求非常崩溃,激动大哭)

病程与预后

恐惧性焦虑障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表现为慢性病程、延续到成人。童年期起病持续到成年期以后的特定恐惧障碍大约为 20%,严重者可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受损,导致功能残缺的程度取决于患者回避恐惧情境的难易程度。


如本案一样,心理治疗对儿童恐惧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发现有以上特殊的家长可以先带孩子检查是否有身体异常,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体疾病,则考虑马上带孩子前来市博爱医院心理科做心理评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4岁女孩只要醒着就要坐小马桶,一穿裤子就哭闹……这些情况家长需留意
预约挂号 来院路线 医院专家 人才招聘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