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共建文明中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挥毫书写医者仁心,市博爱医院这位产科医生医艺双修

发布时间:2025-08-22 07:44 本文来源: 中山日报

8月11日上午,临近10点,博爱医院医技楼2楼特需中心产科门诊内,不时有孕妇前来就诊。门诊内的副主任医师张平世,是一位既能持手术刀迎接新生命,又能挥毫泼墨的产科医生。17年来,张平世积累了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用精准的医术守护母婴平安,同时他也以书法为友,在一撇一捺中涵养医者初心。



书法是高压工作的“解压阀”

墨香袅袅中,毛边纸铺展于案,张平世手握毛笔,饱蘸浓墨后在纸上缓缓游走,“平安喜乐”四字刚劲有力,随后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福”字跃然纸上。“产科工作的压力,业内早有调侃,得有牛一样的身体、猪一样的胃口、猫一样的敏捷、狗一样的嗅觉。更要有铁打的神经,随时能投入战斗,也随时能放下负担。”对他而言,这方书桌与笔墨,已然成为高压工作中的“解压阀”。

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福”字跃然纸上。记者 余兆宇 摄

追溯与书法的结缘,要回到初一。那时的他,更多是出于兴趣,觉得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刚劲有力的字,实在神奇,但对书法艺术尚无深刻理解。真正让他将书法与职业联系起来的,是大学期间一位外科学教授的话:“想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建议回去多练字或织毛衣。”后来他发现,手术操作时老师总是强调的刀锋垂直切面、垂直进针,与书法所要求的“中锋行笔”高度契合。这种对精准和稳定的共同追求,成为他坚持书法练习的内在动力之一。

2008年,张平世从广东医科大学毕业到中山市博爱医院工作后,开始了真正系统的书法学习。他还慕名拜访了本地书法名家黄衍增先生,并跟随其学习,之后又求教于沈桂林先生、梁春先生等多位老师。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他逐渐领悟到,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通过汉字书写表达精神美的艺术。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他的作品多次入围市级展览,还在广东省医师协会举办的书法征集大赛中获得最高名次特等奖。

2018年,他还牵头创建了博爱医院书法社团,每两周集中给社团成员上一次课。谈及此事,他笑着说:“这对于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良性调节。”在与社团成员交流切磋的过程中,他不仅能分享自己的书法心得,也能从大家的创作中获得新的灵感。逢年过节时,他也会为同事挥春送祝福,让书法这个“解压阀”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最优解

“专业的医学训练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又指导着我的书法实践,而书法的精进则反哺于临床。”张平世认为,无论是书法还是医学技能的磨炼,都离不开“刻意练习”——一种高度专注、目标明确、系统性极强的练习方式。练习小篆提升了他手部的稳定性,行草书的节奏感训练让他在手术中懂得张弛有度,精准控制笔锋的能力则转化为手术中对刀锋的及时、精准调整。“书法强调的‘中锋行笔’,被我运用到手术中,使切口更合理、更精准、愈合更好。”他分享道。

张平世以书法为友,在一撇一捺中涵养医者初心。记者 余兆宇 摄

此外,书法创作往往需要周全考虑整体布局与细节笔画,而产科工作中制定分娩方案或应对突发产程变化,也需要统筹全局、细致规划。张平世认为,书法创作中,篆书、楷书等静态书体可预先布局,但行草书创作虽需胸有成竹,落笔时更依赖娴熟技法、即时判断和灵活章法处理,讲求“阴阳协调”、自然生发。

临床处理突发状况亦是如此,教科书或指南无法囊括所有复杂情形,关键在于根据事态发展,保持开放心态,随时调整策略。张平世回忆,曾有一位产妇突发心脏骤停,现场气氛极度紧张,在麻醉科同事进行胸外按压,但不可避免地波及腹部的同时,产科团队就更要沉着应对,有条不紊地完成手术,切口缝合也要整齐如常。他认为,这份临危不乱的定力,是长期专业训练与艺术修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最优解的思维方式,也与书法创作中随机应变的章法处理,精神内核高度统一。

张平世为患者看诊。记者 余兆宇 摄

“医生这行,得用一辈子时间修内功、练外功。对于我而言既要积淀学识、精进技术,也要涵养艺术修为。”张平世的话语中,满是对医学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也藏着书法艺术为他从医之路晕染的独特底色。正如妇产科专家郎景和所言:“科学家也许更多付诸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于一身。”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挥毫书写医者仁心,市博爱医院这位产科医生医艺双修
预约挂号 来院路线 医院专家 人才招聘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