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 心理科

您的位置: 心理科 科室动态详细

眨眼、耸肩、咧嘴...孩子常有这些动作要注意!可能患有抽动症!

发布时间:2021-08-16 07:46 本文来源: 心理科
轩轩是个二年级的小男孩
但是他总喜欢不自主眨眼睛
家长最初还以为只是用眼过度
后来轩轩的小动作越来越多了
还出现了噘嘴、耸肩、吸鼻子、做鬼脸、清嗓子
有时还会大叫一声
妈妈经常批评轩轩
可轩轩很委屈
让轩轩(化名)更加苦恼的是,每当和小朋友玩得特别兴奋时,这些小动作就更加频繁,慢慢地其他人都不愿意和轩轩一起,有时还嘲笑轩轩,轩轩甚至不想去学校了。

妈带着轩轩跑遍了呼吸科、耳鼻喉科和眼科,可检查都说没问题。最后,妈妈听从建议带着轩轩来到了中山市博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心理科就诊。心理科医生根据家长的描述,结合检查,判断孩子可能是患上了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为什么会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以运动性抽动或(和)发声性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5-10岁多见,男孩发病高于女孩。其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调、社会心理因素、器质性病变等有关;某些躯体方面的疾病,如鼻炎、结膜炎等可能暂时会出现抽动症状;孩子受到批评、压力大、过度兴奋也可能会出现抽动症状。


抽动障碍就是做鬼脸吗?


抽动是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常见的运动性抽动有眨眼、挤眉弄眼、咧嘴、晃头,甚至甩动胳膊、扭动躯干等怪异复杂的动作。

发声性抽动有吸鼻子、类似于咳嗽的清嗓子声音以及尖叫,甚至模仿言语、说脏话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可单独或同时存在,抽动症状在焦虑、疲劳、兴奋、发热时可加重,在放松时可减轻,睡眠中可消失。


上课走神写作业拖拉是受影响了吗?


约半数的抽动障碍患儿可伴有共患病,最常见的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他有学习困难、睡眠障碍等,可不同程度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建议及时就诊进行全面的评估。


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抽动障碍采用综合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心理行为治疗,即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及家长正确认识本病。家长要理解抽动不是孩子装出来或者是恶作剧的行为,不要批评孩子,也不要过度关注,孩子正确认识此病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紧张情绪对抽动症状的影响。平时合理安排患儿的日常生活,避免激动、紧张等情绪,可以使用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法、阳性强化等方法。
如果抽动症状严重影响社交或日常生活,或者引起主观不适,或者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滞剂,a2受体激动剂以及其他药物等,常见的有硫必利、可乐定透皮贴片、氟哌啶醇等。对于某些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也可以尝试神经调控治疗,但属于有创性治疗,有较为严格的适应症。

使用这些药物有副作用么?


药物的副作用一般在用药初期出现,常见的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也可能出现嗜睡、坐立不安等,绝大多数孩子能够耐受且会逐渐缓解,不必过分担心药物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但是药物治疗必须在孩子就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不得随意换药、加药或停药。

日常生活及饮食中要注意什么?


生活上要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合理饮食,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尤其B族维生素。

医生的检查会不会是过度检查?


抽动障碍患儿的脑电图、神经影像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征性异常,一般只作为诊断的辅助依据,但是必须通过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

这个病能治好吗?有什么影响?


抽动障碍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到了青春期症状会逐渐减轻,到成年期30-50%可完全缓解,尽管有少数可残留一些轻微症状,但不会影响其社会功能。
抽动障碍并不可怕,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战胜它,祝愿所有抽动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就诊指引


周一至周六上班时间:8:00-11:00,14:00-16:00
专科医生:何淑华、张艳红、谢斌华、张文蔚、梁志聪
地址:市博爱医院妇产科大楼一楼
心理科预约:中山市博爱医院官方微信——心理科
预约电话:88776310
心理科咨询电话:88776535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眨眼、耸肩、咧嘴...孩子常有这些动作要注意!可能患有抽动症!
预约挂号 来院路线 医院专家 人才招聘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