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 体检中心

您的位置: 体检中心 科室动态详细

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8-04-08 00:00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被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传染病。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影响,引起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每年近150万人死于这一疾病,大都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这些感染可以得到预防,但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去做。

    乙型肝炎

    一、概述
    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肝脏损害,造成急性和慢性疾病。
  病毒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而不是日常接触。
  儿童早期感染后,约25%在成年时会发展成为慢性感染,并最终死于肝癌或肝硬化。
  乙型肝炎是影响卫生工作者的一大职业危害。
  乙型肝炎可通过现有的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中国估计有9300万人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二、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可存活至少7天。在此期间,如果病毒进入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的身体,依然可造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潜伏期平均达75天,但也可能为30至180天不等。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后30至60天即可发现,可能持续存在并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在高流行区,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分娩时的母婴传播(围产期传播)或水平传播(接触被感染的血液),特别是生命最初五年从感染幼儿传播给未感染幼儿。被母亲感染的婴儿和5岁前感染的婴儿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情况很常见。
    乙型肝炎也可通过皮肤或粘膜接触被感染血液和各种体液传播,以及通过唾液、经血、阴道液和精液传播。乙型肝炎也可能经性传播,特别是未接种疫苗的男男性行为者和有多个性伙伴或与性工作者有接触的异性恋者。
    5%的成人感染会导致慢性肝炎。病毒传播也可能发生在医疗保健场所或注射吸毒者重复使用针头和注射器的情况下。此外,感染还可能在医疗、外科和牙科手术及纹身过程中发生,或通过使用被感染血液污染的剃须刀或其它类型物品发生。
    三、症状
    大部分人在急性感染期没有任何症状。但也有些人有急性病患,症状可持续数周,包括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尿色深,极度疲劳,恶心,呕吐和腹痛。还有少数急性肝炎患者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并导致死亡。
    乙型肝炎病毒可能造成一些人慢性肝脏感染,以后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四、诊断
    临床上不可能将乙型肝炎同由其它病毒因子引起的肝炎鉴别开来。因此,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证实诊断。可通过若干验血方法诊断和监测乙型肝炎患者。可据此区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实验室主要通过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诊断是否感染乙型肝炎。世卫组织建议针对所有捐献的血液进行乙型肝炎检验,以确保血液安全,防止无意中传播给接受输血者。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特征是存在乙肝表面抗原和免疫球蛋白M型(IgM)抗核心抗原抗体。在感染初期,病人血清中亦可呈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e抗原通常是病毒复制活跃的标记物。乙肝e抗原的存在表明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具有高度传染性。
    慢性感染的特征是乙肝表面抗原(同时可伴有或不伴有乙肝e抗原)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乙肝表面抗原的持续存在是发生慢性肝病并在生命晚期发展为肝癌(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性标志。
    五、治疗
    急性乙肝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因此,治疗的目的是让身体感到舒服和保持足够的营养平衡,包括补充因呕吐和腹泻流失的液体。
    慢性乙肝可以使用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在内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可延缓肝硬化进程,降低肝癌发病率,提高长期存活率。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能治愈乙型肝炎感染,而只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因此,大部分开始接受乙型肝炎治疗的人必须终生服药。
    六、预防
    (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措施,要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全程接种3针;
  (2)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接种越早,效果越好;
  (3)新生儿、婴幼儿、青少年以及成人高危人群是接种疫苗的优先人群。

    丙肝

    一、概述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肝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二、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体液。
   (1)血液传播:是目前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如静脉注射毒品容易导致丙肝传播;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等是丙肝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与丙肝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丙肝的危险性较高。如果性交伙伴同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特别是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则更容易传播丙肝病毒。
   (3)母婴传播:感染丙肝的孕妇在分娩时可能将丙肝传播给新生儿。
    不必要和不安全的医疗注射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丙肝传播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丙肝病毒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肝。
    三、主要症状
    感染丙肝病毒后,部分人会出现急性肝炎的症状,主要为乏力,食欲不振,肝脏肿大和叩击痛,还有的出现黄疸。
    部分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血液中检测到丙肝病毒核酸说明存在丙肝病毒感染。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25-30年后,有5%-25%的人会发生肝硬化,部分肝硬化患者会发生肝癌。
    四、诊断
    通过对血液中丙肝抗体进行检测,是诊断丙肝的最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丙肝感染者初次筛查。另外,丙肝病毒RNA检测、肝脏病理性检查、血清生化学检测等也是丙肝检查项目,用于衡量肝脏炎症、评估药效等情况。
    五、治疗
    丙肝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发生包括肝癌等在内的各种并发症,治疗终点是在血液中查不到丙肝病毒。
    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治疗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切忌饮酒。每个患者和每个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同,感染丙肝病毒2、3型疗效相对较好。
    丙肝的推荐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约有65%的患者在治疗停止24周后,血液中检测不到丙肝病毒。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血常规、丙肝病毒核酸检查。在治疗的第4周、12周、24周检测血浆中丙肝病毒核酸数量,了解有无不良反应及疗效情况,以决定疗程的长短。一般疗程24-48周。
    六、预防
    (1)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
    (2)在性活动时使用安全套;
    (3)静脉吸毒者要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劝其戒毒,不共用针具;
    (4)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
    (5)确保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均严格消毒;
    (6)如果携带丙肝病毒,不要进行献血。
  (7)对HCV 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病毒性肝炎
预约挂号 来院路线 医院专家 人才招聘
微信服务号